首页 | 时政要闻 | 特别关注 | 思政园地 | 红烛家园 | 精神文明 | 法制天地 | 网站公告 | 红烛家园 | 心理咨询 | 有问必答 
今天是:
文章内容
当前位置: 首页>>精神文明>>正文
倾社会之力保护好个人的“善心”
2016-12-12 10:35  

“善心”不是奢侈品。在经济并不发达时期,善心是只有“豪门大户”才具有的奢侈品,在人们不能满足温饱需求的自给自足经济时代,普通农民连养活自己都难,自然,提到善心,也便只有那些豪门大户,有财力和人力、物力保障实施。当今日经济已经足够发达,人们已经在小康的路上越走越远,此时,“善心”就不再是奢侈品。人们不再满足于将自己慈善的想法深埋于心底,而是愿意走出去,为帮助别人奉献出自己的力量。 

“善心”却是消耗品。如同物质和能量守恒一般,善心也是遵从能量守恒定律的。一个人的善心,到底有多少?我们无法衡量。但是,我们知道,在善心背后的“人力、财力、物力”是守恒的,也便是,若是大家能够凑出来100万,你消耗掉了,可能要凑出来下一个100万,就没有那么容易了。 

“善心”虽多,但是也要合理利用。应该感谢互联网时代,它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他人,让人们有更多的手段去帮助他人。但是,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难辨,也给一些有心人以戏弄“善心”的机会。平台假消息、募捐作假乃至出现当事人“诈骗”的消息虽然较少,但是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,都容易让善心的群众的善心继续快速被消耗。当人们不再相信“行善”的途径和“行善”的意义的时候,我们还能拿什么来找回人们的“善心”? 

保护好个人的“善心”,需要我们社会共同来捍卫慈善制度和慈善机制。一方面,通过持续性的制度建设,完善细则,让人们认同并且看到自己付出的价值,让慈善资源由有限资源变为人人接力的无限资源;另一方面,需要我们健全社会共同监督和惩处机制。确保慈善资金利用的透明和公正,这将会让公众更放心;而相应的惩处机制,则能够保证捐赠者的捐赠不被浪费,也让慈善事业,更好的造福生活。 

倾社会之力保护好人们的善心,慈善事业才会变成“长流水”,绵绵不断,滋润生活。 

关闭窗口

喀什大学  版权所有